双黄鹄歌送别

· 王维
天路来兮双黄鹄,云上飞兮水上宿。抚翼和鸣整羽族,不得已,忽分飞。 家在玉京朝紫微,主人临水送将归。悲笳嘹唳垂舞衣,宾欲散兮复相依。 几往返兮极浦,尚裴回兮落晖。岸上火兮相迎,将夜入兮边城。 鞍马归兮佳人散,怅离忧兮独含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鹄 (huáng hú):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鸟,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志向或远行的人。
  • 玉京 (yù jīng):指天帝的居所,比喻朝廷或皇宫。
  • 紫微 (zǐ wēi):古代天文学中的紫微垣,象征皇权。
  • (jiā):古代一种吹奏乐器,常用于军中或送别。
  • 嘹唳 (liáo lì):形容声音响亮而悠长。
  • 裴回 (péi huí):徘徊,来回走动。

翻译

天路之上,一对黄鹄飞来,在云端翱翔,又在水中栖息。它们轻抚翅膀,和谐鸣叫,整理着羽毛,却因不得已,突然分飞。

它们的家在玉京,朝向紫微,主人站在水边,送别即将归去的黄鹄。悲伤的笳声响亮而悠长,垂下的舞衣似乎也在哀悼,宾客们欲散又相依。

几次往返于遥远的水边,仍在落日的余晖中徘徊。岸上的火光前来相迎,夜幕将降临边城。

鞍马归去,佳人已散,留下的是离别的忧伤和独自含情的怅惘。

赏析

这首诗以双黄鹄的飞翔和分飞为象征,描绘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诗中,黄鹄的飞翔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远行,而它们的分飞则暗示了离别的无奈。通过对黄鹄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远行者的深切同情。诗中的“悲笳嘹唳”和“怅离忧兮独含情”等句,更是以音乐和情感的交织,加深了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诗歌的独特魅力。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