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一兴微尘念,横有朝露身。
如是睹阴界,何方置我人。
碍有固为主,趣空宁舍宾。
洗心讵悬解,悟道正迷津。
因爱果生病,从贪始觉贫。
色声非彼妄,浮幻即吾真。
四达竟何遣,万殊安可尘。
胡生但高枕,寂寞与谁邻。
战胜不谋食,理齐甘负薪。
予若未始异,讵论疏与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尘念:指微小的烦恼念头。
- 横有:意外地拥有。
- 朝露身:比喻生命短暂如朝露。
- 阴界:佛教术语,指六道轮回中的阴间世界。
- 趣空:追求空无,指佛教中的空性观念。
- 宁舍宾:宁愿舍弃宾客,即舍弃世俗的交往。
- 洗心:净化心灵。
- 讵悬解:怎能解脱。
- 迷津:迷茫的境地。
- 因爱果生病:因为贪爱而产生疾病。
- 色声:指外界的色相和声音。
- 浮幻:虚幻不实。
- 四达:四方通达,指无所不知。
- 万殊:万物。
- 负薪:背负柴火,比喻生活艰辛。
翻译
一旦心中生起微小的烦恼念头,就意外地拥有了如朝露般短暂的生命。 如此看待阴间的世界,哪里还能安置自我呢? 执着于有形之物固然是主宰,追求空无又怎能舍弃世俗的交往。 净化心灵怎能真正解脱,领悟真理却仍在迷茫之中。 因为贪爱而产生疾病,从贪婪开始才感觉到贫穷。 外界的色相和声音并非虚妄,虚幻不实才是我的真实。 无所不知又能如何遣散,万物又怎能被尘埃覆盖。 胡生只需高枕无忧,寂寞时又与谁为邻? 战胜欲望不必谋求食物,道理上甘愿背负生活的艰辛。 我若未曾有所不同,又何必论及疏远与亲近。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对佛教哲理的深刻体悟和表达。诗中,王维通过对“微尘念”、“朝露身”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他探讨了“有”与“空”的哲学问题,指出执着于物质或追求空无都不是解脱之道。诗的后半部分,王维提出了因贪爱而生病、因贪婪而觉贫的观点,强调了内心的净化和真理的领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王维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佛教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