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五年予官不了罚俸西归三月六日至陕府与吴十一兄端公崔二十二院长思怆曩游因投五十韵
注释
- 醲 (nóng):指酒味浓厚。
- 霁景 (jì jǐng):雨过天晴的景象。
- 伦次 (lún cì):次序,条理。
- 慈恩寺 (cí ēn sì):位于长安的一座著名佛教寺庙。
- 扣林 (kòu lín):敲击林木。
- 疏丛 (shū cóng):稀疏的草丛。
- 低庳 (dī bì):低矮。
- 缀珠 (zhuì zhū):像珠子一样排列。
- 遗施 (yí shī):施舍,布施。
- 蹇驴 (jiǎn lǘ):行动不便的驴子。
- 倾盖 (qīng gài):指朋友相遇,亲切交谈。
- 憸庸 (xiān yōng):奸邪平庸之人。
- 香案班 (xiāng àn bān):指朝会时站在香案旁的官员。
- 柏台 (bǎi tái):指御史台,古代监察机构。
- 寓直 (yù zhí):指官员在官署值夜。
- 挂冠 (guà guān):辞官。
翻译
我年轻时喜爱春天,能理解春风的意境。在没有花草的时候,我会在清晨的窗前酣睡。朝霞淡淡,云色柔和,雨后天晴的景象激发了我的诗思。渐渐地,柳树枝头显露出春光,川上的风光开始明媚。长安的权贵们,整日忙于尘土之中,哪里知道早春已至。而我独自游荡,我的游荡有条不紊。我闲步于曲江岸边,晚上便宿于慈恩寺。敲击林木引来寒龟,稀疏的草丛中透出幽深的翠色。凌晨时分经过杏园,晓露凝结着芳香。初升的太阳明净美好,嫩树显得低矮可爱。树枝排列得像缀珠一样,仿佛要啼哭的红脸含着泪。新莺的叫声娇小,浅水流动得光亮。空腹喝着冷饮,不久便醉意盎然。酒醒后听到饭钟声,随僧人接受施舍。餐后继续游荡,记录下过往的文迹。行至二月中旬,才开始骑马游春。那时春天已近尾声,我的游历也已结束。藤蔓覆盖了九华观,草丛中结了三条小径。新笋像犀牛角一样挺立,落梅如蝶翅翻飞。名伶乘坐绣毂车,公子们驾驭青丝辔。朝士们享受着旬休,豪家得到春日的赏赐。他们提携着美妙的音乐,剪除空地的杂草。共同占据杏花园,喧闹中各自聚集。我感到烦恼和疲倦,再次出游时显得憔悴。疲倦的仆人面色肌瘦,蹇驴行走得跛脚。春衫还未完成,冬衣已渐渐积尘。在朋友相遇时吟咏短章,书写空中回忆难字。远远听到公主的笑声,近处被王孙戏弄。他们邀请我上华筵,坐在宾客的位置。不知我年少时,深知酒中的事。能唱出激昂的歌声,特别精通变筹的技艺。含着词等待残拍,促舞传递着繁复的吹奏。叫噪着掷投盘,生猛地摄觥使。时光流转,景象散乱,东西各异。古观关闭了闲门,依然恢复了幽静。无端地矫情性,漫无目的地学习科举。薄艺何足道,虚名偶尔得逞。在皇帝面前拾遗,秘密上奏升平之议。召见只是片刻,奸邪平庸之人已生猜忌。朝会时站在香案旁,暮时成为风尘中的尉官。去年又登朝,登为柏台的吏员。台官相互束缚,不允许放纵情志。在官署值夜劳苦送迎,上堂时烦于避讳。分司在东洛,所职尤为不易。罚俸得西归,心知受到朝廷的庇护。常山攻打小寇,淮右选择良帅。国难时身不由己,劳碌一生欲何为。我的兄长熟悉性灵,崔子与我志同道合。投此挂冠辞官,一生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元稹对自己官场生涯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人的语言流畅,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与官场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权贵生活的批判。诗的结尾,诗人选择辞官归隐,追求心灵的自由,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生活方式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