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夏十首其二

· 元稹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綵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均:指屈原,屈原字灵均。
  • 浴兰:端午节的一种习俗,用兰草泡水沐浴,以驱邪避疫。
  • 綵缕:五彩丝线。
  • 碧筠:绿色的竹叶。
  • (jīng):一种稻米。
  • 白玉团:形容粽子洁白如玉。
  • 逝者:指屈原。
  • :确实。
  • 自苦:自我牺牲。
  • 徇名士:追求名誉的人。
  • 没命:不顾性命。

翻译

屈原投江自尽之后,每逢这个节日人们常以兰草沐浴。 用五彩丝线包裹着碧绿竹叶的粽子,里面是香喷喷的粳米,洁白如玉。 屈原的牺牲实在是太过痛苦,而今人却以此为乐。 悲哀啊,那些为了名声而不惜性命追求难以得到之物的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写,对比了屈原的悲剧与后人的欢乐,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牺牲精神的敬仰以及对世人追求虚名行为的批判。诗中“灵均死波后”一句,即点明了屈原的悲剧结局,而“是节常浴兰”则描绘了端午节的习俗,通过“綵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端午节粽子的精美。后两句“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则是对屈原与后人的对比,突出了屈原的牺牲与后人的享乐之间的反差。最后两句“哀哉徇名士,没命求所难”则是对那些不顾一切追求名声的人的讽刺,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