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秋十首

· 元稹
往岁学仙侣,各在无何乡。 同时骛名者,次第鹓鹭行。 而我两不遂,三十鬓添霜。 日暮江上立,蝉鸣枫树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骛名:追求名声。
  • 次第:依次。
  • 鹓鹭行:比喻有秩序的行列,这里指追求名声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成功。
  • :成功,实现。
  • 鬓添霜:比喻头发变白,形容年纪渐老。

翻译

往年与我一同学习仙道的伙伴,现在各自在遥远的地方。 同时期追求名声的人,一个接一个地成功,像鹓鹭一样有序地前行。 而我却两样都没有实现,三十岁时头发已经添了霜白。 夕阳西下,我独自站在江边,听着蝉鸣,看着枫树变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元稹对过去学仙侣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名利追逐的无奈和自我感慨。诗中,“往岁学仙侣”与“同时骛名者”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隐逸超脱,后者世俗功利。诗人自叹“两不遂”,既未实现仙道之梦,也未在名利场中有所成就,三十岁便已显老态,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末句以景结情,夕阳、江边、蝉鸣、黄枫,构成一幅凄凉的秋景图,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哀愁。

元稹

元稹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8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