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辨

· 王维
竹径从初地,莲峰出化城。 窗中三楚尽,林上九江平。 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 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地:佛教用语,指修行之初地,即初学之地。
  • 莲峰:指山峰,因其形状似莲花而得名。
  • 化城:佛教用语,指佛国,即佛所居住的地方。
  • 三楚:古代地区名,指今天的湖北、湖南一带。
  • 九江:指众多的江河。
  • 趺坐:佛教徒的一种坐姿,即盘腿而坐。
  • 梵声:指佛教的诵经声。
  • 法云:佛教用语,指佛法广大如云,能覆盖一切。
  • 无生:佛教用语,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翻译

竹林小径从修行的初地延伸,莲峰高耸,仿佛是佛国的城池。 从窗户望去,三楚大地尽收眼底,林外众多江河平静流淌。 柔软的草地承载着盘腿而坐的我,长松间传来悠扬的梵音。 我在这空旷的佛法云外居住,观察世间,领悟了超越生死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自然环境中修行的场景,通过“竹径”、“莲峰”、“窗中三楚”、“林上九江”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而“空居法云外,观世得无生”则体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体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修行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