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 王维
四海方无事,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长奉柏梁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四海:指天下、全国。
  • 三秋:指秋季,也泛指年。
  • 大有年:丰收之年。
  • 百生:百姓。
  • 万寿:万年长寿,指皇帝。
  • 齐天:与天同高,比喻极高的地位或寿命。
  • 芍药:一种植物,常用于象征美丽和富贵。
  • 金鼎:金属制的大鼎,古代用于烹饪或作为礼器。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时常用来插戴以避邪。
  • 玳筵:用玳瑁装饰的宴席,指豪华的宴会。
  • 玉堂:指皇宫中的殿堂。
  • 右个:右侧的房间或位置,指尊贵的位置。
  • 天乐:天上的音乐,指宫廷音乐。
  • 宫悬:宫廷中的悬挂装饰。
  • 御柳:皇宫中的柳树。
  • :稀疏,这里指柳叶随秋风逐渐凋落。
  • 秋景:秋天的景色。
  • 城鸦:城中的乌鸦。
  • 曙烟:清晨的烟雾。
  • 菊花节:重阳节,因重阳节有赏菊的习俗。
  • 柏梁篇:指宫廷中的诗文,柏梁是汉代宫殿名,曾举行过文学宴会。

翻译

天下太平无事,秋季又是丰收之年。百姓们没有这样的日子,万民祈愿皇帝长寿如天。芍药花与金鼎相映,茱萸插在豪华的宴席上。玉堂中尊贵的位置已开,宫廷音乐响彻天空。皇宫中的柳树随秋风凋落,城中的乌鸦在清晨的烟雾中飞翔。在这无尽的重阳节,我们长久地奉上宫廷的诗篇。

赏析

这首诗是王维在唐朝重阳节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太平、丰收的喜悦以及对皇帝长寿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芍药、金鼎、茱萸等,来描绘节日的盛况和宫廷的豪华。通过对秋季景色的描绘,如御柳疏秋景、城鸦拂曙烟,增添了诗的意境和情感深度。整首诗语言典雅,情感真挚,展现了王维作为宫廷诗人的高超技艺和对国家的美好愿景。

王维

王维

王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3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