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傍曲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条:桑树的枝条。
  • 狐兔:狐狸和兔子,这里泛指小动物。
  • :这里指动物健壮、活跃。
  • 邯郸:地名,今河北省邯郸市。
  • 皂雕:黑色的雕,一种猛禽。
  • 弓弰(gōng shāo):弓的两端。

翻译

秋风在桑树枝间呼啸,草地泛白,狐狸和兔子显得格外健壮活跃。在邯郸畅饮之后,酒意未消,我来到城北广阔的平原上,放飞了黑色的雕。 我射杀了空营中两只腾跃的虎,然后转身,月亮下,我佩戴着弓的两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平原上的景象和诗人的英勇行为。秋风、桑条、草白、狐兔等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在邯郸饮酒后,来到城北原平,放飞皂雕,展现了他的豪放不羁。射杀腾虎的情节,更是突出了诗人的勇猛和技艺。最后,诗人回身却月佩弓弰,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力量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