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怨

香帏风动花入楼,高调鸣筝缓夜愁。 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香帏(wéi):带有香气的帐幕。
  • 高调:指音乐的调子高亢。
  • 鸣筝:弹奏筝,一种古代乐器。
  • :缓解,减轻。
  • 肠断:形容极度悲伤。
  • 关山:边塞的山川,这里指边疆的遥远和艰险。
  • 解说:解释,说明。
  •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 残月:即将消失的月亮。
  • 帘钩:挂帘子的钩子。

翻译

香帐随风轻轻摇曳,花瓣飘入楼中,高亢的筝声在夜空中回荡,试图缓解那深沉的忧愁。 心碎于那遥远的边关山川,无法言说,只能依恋不舍地望着残月,渐渐沉下帘钩。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青楼中的孤寂与哀愁。诗中,“香帏风动花入楼”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夜的静谧与美丽,而“高调鸣筝缓夜愁”则透露出女子试图以音乐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后两句“肠断关山不解说,依依残月下帘钩”更是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边关的思念与无法言说的痛苦,残月与帘钩的意象更增添了诗的凄凉与哀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

王昌龄

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 2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