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圣手植桧
宣圣殿后手植桧,枝叶团团宛如盖。
青霄耸干近百寻,厚地蟠根知几代。
重重白昼布繁阴,瑟瑟虚檐度清籁。
异质肯随凡卉变,奇材独受高人爱。
当年老树久摧残,旁茁孙枝今幸存。
扶持自是神明力,长养偏承雨露恩。
冬来不改冰霜操,春去犹含苔藓痕。
九畴之诗人共爱,南宫之颂时所称。
我闻大别有古柏,黛色参天二千尺。
神鬼英灵长为护,风云变化应难测。
大禹之功久不磨,素王之德终无极。
圣泽流芳可并传,作歌为刻琅玕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圣:指孔子。
- 手植桧:亲手种植的桧树。
- 团团:形容树冠茂密。
- 盖:伞盖,比喻树冠。
- 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 蟠:盘曲,环绕。
- 繁阴:浓密的树荫。
- 瑟瑟:形容风声。
- 清籁:清脆的声响。
- 异质:与众不同的品质。
- 凡卉:普通的花草。
- 旁茁:旁边生长。
- 孙枝:从主干分出的枝条。
- 神明力:神灵的力量。
- 长养:长期滋养。
- 雨露恩:比喻恩泽。
- 冰霜操:比喻坚贞的节操。
- 苔藓痕:苔藓留下的痕迹。
- 九畴:指九州,泛指中国。
- 南宫:指孔子的弟子南宫适。
- 颂:颂扬。
- 大别:指大别山。
- 黛色:青黑色。
- 参天:高耸入云。
- 神鬼英灵:指神灵。
- 大禹之功:指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功绩。
- 素王之德:指孔子的德行。
- 圣泽:圣人的恩泽。
- 琅玕石:美玉,这里指刻有诗文的石碑。
翻译
宣圣殿后的那棵桧树,是孔子亲手种植的,它的枝叶茂密如同伞盖。树干高耸近百寻,树根在地下盘曲,不知经历了多少年代。白天,它的树荫浓密,风声在空旷的檐下清脆地响着。它与众不同的品质不会随普通花草而改变,独特的材质特别受到高人的喜爱。
这棵老树曾经遭受摧残,但旁边新生的枝条如今幸存下来。它们的生长扶持自是神灵的力量,长期的滋养得益于雨露的恩泽。即使在冬天,它也不改其坚贞的节操,春天过后,仍然留有苔藓的痕迹。九州的人们都喜爱这棵树,南宫适的颂扬也是时常被提及的。
我听说大别山上有棵古柏,青黑色的树干高耸入云,有二千尺高。神灵英灵长久地守护着它,风云变幻难以预测。大禹的功绩久远不朽,孔子的德行终无极限。圣人的恩泽流芳百世,我作这首诗,刻在美玉般的石碑上,以传后世。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孔子亲手种植的桧树,通过描绘其高耸入云的树干、浓密的树荫和坚贞的节操,表达了对其坚韧不拔、历经沧桑仍生机勃勃的敬仰之情。诗中还融入了对孔子德行的颂扬,以及对圣人恩泽的感慨,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先贤的尊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寄托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