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甘草

· 陈琏
宣德城南风日好,川上原来产甘草。长镵短钁争取之,嚼咽香甘誇国老。 岂期生杂恶草根,草根相类应难分。寸茎入口致身毙,此物谁知能误人。 君不见黄精野葛产同穴,采者还须要精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镵短钁(chán jué):指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挖掘工具。
  • 嚼咽:咀嚼并吞咽。
  • 香甘:香甜可口。
  • 国老:古代对甘草的尊称,因其药用价值高。
  • 恶草根:有害的草本植物的根部。
  • 寸茎:极短的茎。
  • 身毙:死亡。
  • 黄精:一种药用植物。
  • 野葛:一种有毒的植物。
  • 精别:仔细辨别。

翻译

宣德城南风光明媚,川上盛产甘草。人们用各种工具争相挖掘,咀嚼吞咽,赞其香甜,尊称其为国老。

然而,它常与有害的草根混生,难以区分。即使是一小段茎叶入口,也可能导致死亡,这种草药虽好,却能误人性命。

你不见黄精与野葛同生一穴,采集者必须仔细辨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宣德城南甘草的采集,揭示了草药的潜在危险。诗中,“长镵短钁”生动描绘了人们挖掘甘草的场景,而“嚼咽香甘誇国老”则展现了甘草的受欢迎程度。然而,诗的后半部分警示人们,甘草虽好,但若不慎混入有害植物,后果不堪设想。最后,通过黄精与野葛的比喻,强调了辨别草药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提醒人们在享受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要注意安全,谨慎行事。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