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圭挽诗三首一

容氏多兄弟,西良此白眉。 源源来讲席,稍稍树头篱。 行可乡人敬,心惟我辈知。 临危仆且至,忍死待斯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容圭: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挽诗:哀悼死者的诗。
  • 白眉:比喻兄弟或侪辈中的杰出者。
  • 源源:形容连续不断的样子。
  • 讲席:讲学或讲经的席位,也泛指讲学或讲经。
  • 稍稍:逐渐,渐渐。
  • 树头篱:比喻树立榜样或界限。
  • 行可:行为可敬。
  • 乡人敬:受到同乡人的尊敬。
  • 心惟我辈知:内心只有我们这一辈人了解。
  • 临危仆且至:在危难时刻,仆人也会到来。
  • 忍死待斯须:忍耐着死亡,等待片刻。

翻译

容氏家族兄弟众多,西良中的这位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不断地参与讲学,逐渐树立了榜样。 他的行为值得同乡人的尊敬,他的内心只有我们这一辈人了解。 在危难时刻,仆人也会到来,他忍耐着死亡,等待片刻。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容圭的深切哀悼和高度评价。诗中,“白眉”一词凸显了容圭在家族中的杰出地位,而“源源来讲席”和“稍稍树头篱”则描绘了他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后人的影响。后两句“行可乡人敬,心惟我辈知”揭示了容圭的品德和内心的深邃,只有亲近的人才能真正理解。最后两句则展现了容圭在生死关头的坚韧和等待,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不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对逝者的一种深切缅怀。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