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济宁刘州判观德

· 陈琏
济宁刘节判,邂逅意何多。 共说乡枌话,胜如雪夜过。 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 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乡枌(xiāng fén):指家乡的树木,引申为家乡。
  • (kuài):细切肉。
  • 银丝脍:形容鱼肉切得极细,如同银丝。
  • 锦鲤:色彩斑斓的鲤鱼。
  • 红螺:一种海螺,此处指用红螺壳盛的酒。
  • 鬓未皤(bìn wèi pó):鬓发未白,指年纪尚轻。

翻译

在济宁遇到了刘节判,意外的相遇带来了许多愉悦。我们谈论着家乡的话题,感觉比雪夜的相逢还要美好。品尝着切成银丝般的锦鲤鱼肉,畅饮着装在红螺壳中的绿酒。分别后,希望你能珍重自己,愿你在追求功名的路上,鬓发依旧未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与济宁的刘节判偶然相遇的情景,通过共话家乡、品尝美食、饮酒作乐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这次相遇的珍视和对刘节判的祝福。诗中“银丝脍锦鲤,绿酒酌红螺”一句,以精致的饮食描绘出相聚的欢乐氛围,而“别后期珍重,功名鬓未皤”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温馨,情感真挚。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