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江天妃庙边竹

草色江声转庙门,萧萧若个不清魂。 分明玉镜台边水,不著黄陵半点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胥江:古代地名,今指江苏省苏州市一带的河流。
  • 天妃庙:供奉天妃(即妈祖)的庙宇,妈祖是海上的保护神,尤其在福建、台湾等地广受崇拜。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 若个:哪个,哪一个。
  • 玉镜台:比喻水面平静如镜。
  • 黄陵: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黄陵庙,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是纪念屈原的庙宇。

翻译

草色和江声围绕着庙门,风声和竹叶摇曳,哪一个能不触动人的心灵。 分明是如玉镜般平静的水面,却没有黄陵庙那半点痕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胥江边天妃庙的景色,通过草色、江声、风声和竹叶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玉镜台边水”比喻水面平静如镜,与“黄陵半点痕”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这片水域纯净无瑕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和对比。整体上,诗歌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沉思。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