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都:指洛阳,与西京长安相对。
- 经术:指儒家经典学术。
- 校雠:校对,校勘。
- 审详:仔细详尽。
- 圣道:指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系。
- 斯文:指文化、文学。
- 表章:表彰,宣扬。
- 翠琰:指刻有文字的玉石。
- 国庠:国家的学校。
- 孔壁藏:指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
- 义理:指经典的意义和道理。
- 焕:照耀,鲜明。
- 纲常:指儒家的伦理纲常。
翻译
在东都洛阳,人们非常重视儒家经典学术,校对工作做得非常仔细详尽。唐朝兴起后,尊崇儒家的道德伦理体系,文化文学因此得到了宣扬和保护。群经被刻在玉石上,整齐地陈列在国家的学校里。众人都能共同观看,这与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古文经书不同。至今已有数百年,这些字画仍然闪耀着光芒。经典的意义和道理如同日星般照耀,万载不变地阐明了儒家的伦理纲常。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唐朝对儒家文化的重视和保护,以及儒家经典的长久影响。诗中通过对比东都洛阳与孔子故居的文化传承,强调了唐朝对儒家经典的校勘和保存工作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翠琰”和“国庠”的描绘,展现了经典文化的庄严和权威。最后,诗人以“义理焕日星”来形容儒家经典的深远影响,表达了对其永恒价值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