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宣圣庙
成均首善地,礼殿高穹窿。
金碧绚晴旭,松桧含清风。
秋闱方撤棘,祇谒瞻圣容。
偕行总文彦,礼度何雍雍。
仰惟天子圣,道学极尊崇。
教化广无外,黉宇遍寰中。
矧兹首善地,四方咸来宗。
英才日以盛,教化日以隆。
于赫文风振,当与三代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 (yè):拜见。
- 宣圣庙:供奉孔子的地方,即孔庙。
- 成均:古代官学,这里指国子监,即中央官学。
- 首善地:最好的地方,这里指国子监是教育最优秀的地方。
- 礼殿:举行礼仪的殿堂。
- 高穹窿:高大的穹顶。
- 金碧:金色和碧色,指建筑的华丽色彩。
- 晴旭:晴朗的阳光。
- 秋闱 (qiū wéi):秋天的科举考试。
- 撤棘 (chè jí):撤去考试的障碍,即考试结束。
- 祇谒 (qí yè):恭敬地拜见。
- 瞻 (zhān):仰望。
- 圣容:圣人的面容,这里指孔子的像。
- 文彦:文才出众的人。
- 雍雍 (yōng yōng):和谐、庄重的样子。
- 仰惟 (yǎng wéi):仰望并思考。
- 天子:皇帝。
- 道学:儒家学说。
- 尊崇 (zūn chóng):尊敬并推崇。
- 教化 (jiào huà):教育和感化。
- 广无外:广泛到没有边界。
- 黉宇 (hóng yǔ):学校。
- 寰中 (huán zhōng):天下。
- 咸来宗 (xián lái zōng):都来学习。
- 英才:杰出的人才。
- 于赫 (yú hè):赞叹词,表示赞美。
- 文风:文化风气。
- 三代:指夏、商、周三代,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三个朝代。
翻译
在国子监这个教育最优秀的地方,礼仪殿堂高耸入云。金色和碧色的华丽建筑在晴朗的阳光下闪耀,松树和桧树在清风中摇曳。秋天的科举考试刚刚结束,我恭敬地来拜见孔子的像。同行的是一群文才出众的人,我们的礼节庄重和谐。仰望并思考,皇帝对儒家学说的尊敬和推崇达到了极致。教育和感化广泛到没有边界,学校遍布天下。特别是这个教育最优秀的地方,四方的人都来学习。杰出的人才日益增多,教育和感化日益兴盛。赞叹这文化风气的振兴,应当与夏、商、周三代相媲美。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国子监的庄严景象,以及对儒家文化的尊崇和教育的推崇。诗中通过“成均首善地”、“礼殿高穹窿”等词句,展现了国子监的崇高地位和宏伟建筑。同时,通过对“秋闱方撤棘”、“祇谒瞻圣容”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圣人的敬仰之情。诗的最后,诗人赞美了当时的文化风气,并将其与古代的辉煌时代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教育和文化的深切期望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