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九日至北京即事偶成八首

· 陈琏
予本樗散材,弱龄弄柔翰。 孤踪半天下,似为名利绊。 缪膺春闱召,京邑恣游玩。 愧无济时具,叨禄空自叹。 终宵耿忘寐,兀兀坐待旦。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樗散材:chū sǎn cái,比喻无用之材。
  • 弱龄:年轻时。
  • 柔翰:指毛笔。
  • 孤踪:孤独的行踪。
  • 春闱:指科举考试的会场。
  • 济时具:指治理时世的才能。
  • 叨禄:指无功受禄。
  • 耿忘寐:因忧虑而失眠。
  • 兀兀:形容勤奋不懈的样子。

翻译

我本是那无用的樗散之材,年轻时便喜欢挥毫泼墨。 我孤独的足迹遍布半个天下,似乎总是被名利所牵绊。 因缘际会受到春闱的召唤,来到京城尽情游玩。 我惭愧自己没有治理时世的才能,无功受禄只能空自叹息。 整夜因忧虑而无法入睡,勤奋不懈地坐着等待天明。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才华的自谦和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无功受禄的愧疚和对时世的忧虑。诗中,“樗散材”、“柔翰”等词语体现了作者的自谦和文人气质,“孤踪半天下”则展现了作者的游历经历和孤独心境。后几句则通过“春闱召”、“京邑恣游玩”等描绘了作者在京城的经历,而“愧无济时具”、“叨禄空自叹”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才能的不足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