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柏子潭伏读太祖皇帝神龙效灵碑

· 陈琏
此地曾经翠辇过,神龙率职效灵多。 溥施甘雨回枯朽,尽使黎民乐太和。 圣制万年昭日月,奎星午夜烛山河。 巍巍圣德同天大,汉主徒为沛上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翠辇:指皇帝的车驾,因车上常有翠鸟的羽毛装饰,故称。
  • 神龙率职:指神龙履行其职责,这里比喻皇帝的恩泽如同神龙降雨,滋润万物。
  • 溥施甘雨:广泛地施予甘霖,比喻皇帝的恩泽广泛而深厚。
  • 回枯朽:使枯萎的植物恢复生机。
  • 黎民:百姓,人民。
  • 太和:指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 圣制:指皇帝的制度或命令。
  • 奎星: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宿名,常用来比喻文采或才华。
  • 午夜:半夜。
  • 巍巍:形容高大、雄伟。
  • 汉主:指汉朝的皇帝。
  • 沛上歌:指汉高祖刘邦在沛县所作的《大风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怀念和对国家的忧虑。

翻译

这个地方曾经有皇帝的车驾经过,神龙般的皇帝恩泽广泛,效灵众多。 他广泛施予甘霖,使枯萎的植物恢复生机,尽力使百姓享受太平盛世。 皇帝的制度和命令万古长存,如同日月昭彰,奎星在半夜照亮山河。 皇帝的圣德高大雄伟,如同天一样广大,汉朝的皇帝只是徒劳地在沛县歌唱。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皇帝的伟大和恩泽,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皇帝如同神龙般施予甘霖,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诗中“翠辇”、“神龙率职”、“溥施甘雨”等词语,形象生动地表达了皇帝的威严和恩德。结尾的“汉主徒为沛上歌”则暗含了对当时皇帝的期望,希望他能超越前朝,开创更加辉煌的时代。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