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驸马沐公柬陈祭酒韵

· 陈琏
新拜司成政盛年,门墙桃李竞春研。 昔时曾说阳城贵,此日咸推郑穆贤。 三舍生徒皆俊杰,六堂师席总儒先。 圣门道学由来重,性理精微待讲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驸马沐公柬陈祭酒韵:和(hè),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驸马沐公,指驸马沐某,具体人物不详。柬,书信。陈祭酒,指陈琏,明代官员。韵,诗的韵律。
  • 新拜司成政盛年:新拜,新近任命。司成,古代官名,此处指陈琏的官职。政盛年,指在政治上有成就的盛年。
  • 门墙桃李竞春研:门墙,指师门。桃李,比喻学生。竞春研,竞相在春天学习。
  • 昔时曾说阳城贵:阳城,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某位名士。贵,尊贵,有名望。
  • 此日咸推郑穆贤:咸推,普遍推崇。郑穆,人名,可能是当时的贤人。贤,贤能。
  • 三舍生徒皆俊杰:三舍,古代学校的一种,此处泛指学校。生徒,学生。俊杰,杰出的人才。
  • 六堂师席总儒先:六堂,古代学校的教室。师席,教师的座位。总儒先,总领儒学的前辈。
  • 圣门道学由来重:圣门,指儒家。道学,儒家的道德学问。由来重,历来重视。
  • 性理精微待讲传:性理,指儒家的性理学说。精微,精深微妙。待讲传,等待讲解和传承。

翻译

新近任命的司成陈琏正值政治上的盛年,他的门下学生如桃李般竞相在春天学习。过去曾有人称赞阳城的名士尊贵,而今天大家都推崇郑穆这样的贤人。学校里的学生都是杰出的人才,教室里的教师都是儒学的前辈。儒家历来重视道德学问,其性理学说的精深微妙等待着我们去讲解和传承。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陈琏的政绩和教育成就,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名士,突出了郑穆的贤能。诗中“门墙桃李竞春研”形象地描绘了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场景,而“三舍生徒皆俊杰,六堂师席总儒先”则展现了学校教育的繁荣和教师的高尚地位。最后两句强调了儒家学问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其传承的期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