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宫怀古

· 陈琏
谁搆琳宫太室前,昔年遗址尚依然。 松阴凿径通岩穴,花底流觞引石泉。 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 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gòu):建造。
  • 琳宫:指仙人所居住的宫殿。
  • 太室:古代指帝王的大室,这里指宫殿中的主要房间。
  • (shāng):古代饮酒器,这里指酒杯。
  • 虚白室:指空旷明亮的房间。
  • 丹光:指红色的光芒,常用来形容仙境中的景象。
  • 蔚蓝:深蓝色,常用来形容天空或海洋的颜色。
  • 浮丘: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 瑶草:传说中仙境里的草,常用来比喻珍贵或美好的事物。
  • 玉田:传说中仙人种植仙草的地方,比喻美好的地方。

翻译

是谁在太室之前建造了这座仙宫,昔日的遗址依旧清晰可见。 松树的阴影下,小径通向岩洞,花丛中酒杯随着石泉流水漂流。 云雾常驻在空旷明亮的房间,红色的光芒高高地射向深蓝色的天空。 浮丘山上的道士今天是否来访,玉田里瑶草茂盛,美丽非凡。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古代仙宫的怀旧图景,通过“琳宫”、“太室”、“岩穴”、“石泉”等词汇,构建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仙境。诗中“云气常留虚白室,丹光高射蔚蓝天”一句,以云气和丹光为元素,巧妙地描绘了仙境的神秘与壮丽。结尾的“浮丘道士今来否,瑶草离离满玉田”则带有一种对往昔仙境生活的怀念和对仙人是否还在的遐想,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和怀旧情感。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