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郑太史于东皋

竹坞亭亭任客看,槛前烟水泛清澜。 风流本自山灵合,天地真从我法宽。 舞鹤一双形共影,梅花三百暖兼寒。 不教细拨琵琶语,潦倒高阳又整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竹坞(zhú wù):竹林中的小屋。
  • 亭亭:挺拔的样子。
  • 槛前:栏杆前。
  • 烟水:指水面上的雾气。
  • 清澜:清澈的波纹。
  • 山灵:山中的神灵。
  • 我法:我的法则,指个人的生活方式或态度。
  • 舞鹤:跳舞的鹤。
  • 三百:指梅花,常用来形容梅花的数量多。
  • 细拨:轻轻拨动。
  • 琵琶语:琵琶的声音,比喻音乐。
  • 潦倒:颓废,失意。
  • 高阳:指高阳酒徒,古代指嗜酒的人。
  • 整冠:整理帽子,比喻准备开始新的活动。

翻译

在竹林小屋中,我任由客人观赏,栏杆前烟雾缭绕的水面泛起清澈的波纹。 风流倜傥自然与山中的神灵相合,天地之间,我的法则显得格外宽松。 一双舞动的鹤,形影不离,三百朵梅花,温暖与寒冷交织。 不轻轻拨动琵琶,不弹奏音乐,颓废失意的高阳酒徒,又整理帽子,准备开始新的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坞中的闲适生活,通过“竹坞”、“烟水”、“舞鹤”、“梅花”等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诗中“风流本自山灵合,天地真从我法宽”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结尾的“潦倒高阳又整冠”则透露出诗人虽颓废失意,但仍怀有重新开始的决心和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