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再过

流水轩车破隐沦,夭桃未必胜迷津。 疏灯杂雨难为夜,比舍留欢是此旬。 词客情随芳草合,小儿歌进太平新。 烟花若问长安丽,一谪金门亦有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轩车:古代贵族乘坐的华美车辆。
  • 破隐沦:打破隐居的沉寂。
  • 夭桃:盛开的桃花,比喻年轻貌美的女子。
  • 迷津:迷茫的渡口,比喻人生的迷茫和困惑。
  • 疏灯杂雨:稀疏的灯光和纷乱的雨声。
  • 比舍:邻居。
  • 词客:诗人。
  • 情随芳草合:情感随着芳草的茂盛而融合。
  • 小儿歌进:儿童的歌声传入。
  • 太平新:和平时期的新气象。
  • 烟花:繁华的景象。
  • 长安丽:长安的繁华美丽。
  • 金门:指朝廷。

翻译

诸位再次经过这里, [明]陈子壮

华美的车辆打破了隐居的沉寂,盛开的桃花或许未必胜过迷茫的渡口。 稀疏的灯光和纷乱的雨声构成了这个夜晚,邻居们保留着欢声笑语,正是这十天。 诗人的情感随着茂盛的芳草而融合,儿童的歌声传入,唱出和平时期的新气象。 若问长安的繁华美丽,被贬至金门亦有其原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过往和现实的感慨。诗中,“轩车破隐沦”与“夭桃未必胜迷津”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隐居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后句通过“疏灯杂雨”和“比舍留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邻里的欢乐,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结尾的“烟花若问长安丽,一谪金门亦有因”则透露出诗人对长安繁华的怀念,以及对自己被贬至金门的无奈和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陈子壮

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 4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