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韩都督
使相群公表,家声奕叶隆。
明良欣际遇,契合动昭融。
诗礼中军富,文章杜预工。
蚤年严保障,千里赖帡幪。
惠政流南服,华勋上景钟。
朝廷频眷顾,恩数最优崇。
奉使曾持节,专征或赐弓。
登坛亲授印,决策屡平戎。
南鄙新屯戍,猺蛮忽举烽。
一朝闻警报,下诏选勋庸。
拜命辞丹陛,承宣出九重。
官舟飞画鹢,驿骑走游龙。
剑气腾空紫,麾光耀日红。
恩威昭百粤,号令肃清风。
地薄分茅岭,营连古桂丛。
鼎鱼逃靡及,穴蚁扫皆空。
世仰韩忠献,人歌郭令公。
身从南纪外,心恋五云中。
雅量膺群望,清名彻上聪。
凯还当有日,太史复书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奕叶:连绵不断。
- 昭融:光明照耀。
- 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此处指其文学才能。
- 帡幪:帐幕,比喻庇护。
- 南服:指南方的边疆地区。
- 景钟:古代用于纪念功臣的钟。
- 眷顾:关心照顾。
- 恩数:恩惠的次数或程度。
- 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持有的一种信物,代表皇帝的权威。
- 专征:特指皇帝授权的征伐。
- 平戎:平定外族的叛乱。
- 猺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勋庸:功勋和才能。
- 丹陛:皇宫中的台阶,代指朝廷。
- 九重:指皇宫,因其深邃,故称九重。
- 画鹢:古代船头画有鹢鸟的船,此处指官船。
- 游龙:比喻骏马。
- 麾光:旗帜的光辉。
- 百粤:泛指中国南方的各民族。
- 分茅岭:古代分封诸侯时,用茅草包裹泥土授予,象征土地的封赐。
- 鼎鱼:比喻处于危险境地的人。
- 穴蚁:比喻小而多的敌人。
- 韩忠献:韩琦,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忠献是其谥号。
- 郭令公:郭子仪,唐朝著名将领,令公是对其尊称。
- 南纪:指南方的边疆。
- 五云:五彩云,古代认为是吉祥的象征,此处指朝廷。
- 上聪:皇帝的听闻。
- 凯还:胜利归来。
- 太史:古代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
翻译
使相及群公的表彰,家族声誉连绵不断。明君良臣欣喜相遇,契合的光辉照耀四方。中军的诗书丰富,杜预的文采精湛。早年严格保障,千里之地依赖庇护。惠政流传至南方边疆,华丽的功勋被刻在景钟上。朝廷频繁关心照顾,恩惠极为优厚。曾奉命持节出使,或被赐予专征之权。登坛亲自授予印信,决策屡次平定外族。南方边鄙新设屯戍,猺蛮突然举起烽火。一旦听到警报,下诏选拔功勋才能。拜别丹陛辞行,承宣命令出自九重皇宫。官船如画鹢飞翔,驿马如游龙奔走。剑气腾空呈紫色,旗帜光辉耀日红。恩威昭示于百粤,号令如清风肃穆。地薄分茅岭,营连古桂丛。鼎鱼逃无可逃,穴蚁扫荡一空。世人仰慕韩忠献,人们歌颂郭令公。身在南纪之外,心恋五云之中。雅量应群望,清名直达皇帝听闻。凯旋归来的日子必将到来,太史将再次记载功勋。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韩都督的功勋和品德,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诗中“奕叶隆”、“昭融”等词描绘了韩都督家族的显赫和个人的光明磊落,而“平戎”、“扫穴蚁”等则突显了其在军事上的成就。结尾处“凯还当有日”预示着胜利的必然,表达了对其未来功绩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