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奉答:敬辞,回答别人的赠诗。
- 方伯:古代对一州诸侯之长的称呼。
- 介轩:李方伯的字。
- 潮连:地名,可能是指潮州一带。
- 秋榜:科举时代秋试后所发的榜,也称“桂榜”。
- 忝:谦辞,表示自己有愧于,常用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名次或地位。
- 同乡: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
- 四十年来:指作者已经活了四十年。
- 守故常:保持旧有的习惯或状态。
- 拄地撑天:形容有支撑天地的力量。
- 一茎青玉:比喻诗中的笔,形容其高洁、坚硬。
- 过眉长:形容笔的长度,也暗喻诗才高超。
翻译
我与你在秋天的科举榜单上同为同乡,四十年来我一直保持着旧有的习惯。 我也有支撑天地的力量,我的笔就像一枝青玉,长过眉毛,象征着我的诗才。
赏析
这首诗是陈献章对李方伯赠诗的回应。诗中,陈献章首先回忆了与李方伯在科举考试中的同乡之谊,表达了对这份情谊的珍视。接着,他自谦地提到自己四十年来一直保持旧有的状态,没有太多变化。最后两句诗,陈献章以“拄地撑天”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力量,同时用“一茎青玉过眉长”来形容自己的笔,既显示了他的自信,也暗含了对诗才的自豪。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我才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