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兮兰兮翳灌莽,棘刺蒲芽递消长。 野竹抽稍一千丈,巨石盘云覆仙掌。 鹡鸰三三兼两两,鼓翼飞鸣齐下上。 仰视玄穹极高广,稊稗瓦甓皆真赏。 半酣一爬谁老痒,五羊城中钟雪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遮蔽。
  • 灌莽:丛生的草木。
  • 棘刺:荆棘的刺。
  • 蒲芽:蒲草的嫩芽。
  • :依次,轮流。
  • 消长:生长和衰败。
  • 盘云:云雾缭绕。
  • 仙掌:仙人的手掌,比喻形状奇特的石头。
  • 鹡鸰 (jí líng):一种鸟。
  • 玄穹:高远的天空。
  • 稊稗 (tí bài):两种杂草,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瓦甓 (pì):瓦片和砖块。
  • 真赏:真正的欣赏。
  • 半酣:半醉。
  • :抓挠。
  • 老痒:难以忍受的痒。
  • 五羊城:广州的别称。
  • 钟雪舫: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

翻译

兰花啊兰花,你遮蔽在丛生的草木之中,荆棘的刺和蒲草的嫩芽交替生长和衰败。野生的竹子抽出千丈长的梢,巨大的石头云雾缭绕,覆盖着仙人的手掌。鹡鸰鸟三三两两,鼓动翅膀飞翔鸣叫,齐齐上下。仰望高远的天空,连微不足道的稊稗和瓦片砖块都值得真正的欣赏。半醉之时,我抓挠着难以忍受的痒,在五羊城中的钟雪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通过兰花、荆棘、蒲芽、野竹、巨石等元素,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变化。诗中“鹡鸰三三兼两两,鼓翼飞鸣齐下上”生动地描绘了鸟儿的活泼动态,增添了诗的生动感。后半部分转向内心感受,表达了在自然美景中的陶醉与对微小事物的深刻欣赏。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