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一日奉天殿早朝

· 陈琏
凤诏班师大驾还,金门冠佩肃千官。 祥云常护蓬莱殿,旭日光临玉笋班。 扇影参差开雉尾,天威咫尺觐龙颜。 词臣争进平胡颂,万岁千秋喜治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凤诏:指皇帝的诏书,因以凤凰为图案,故称。
  • 班师:指出征的军队胜利归来。
  • 大驾:皇帝的代称。
  • 金门:指皇宫的门。
  • 冠佩:官员的帽子和佩饰,代指官员。
  • 祥云:吉祥的云,常用来象征好运或吉祥。
  • 蓬莱殿: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皇宫。
  • 玉笋班:形容官员排列整齐,如玉笋般挺拔。
  • 雉尾:指皇帝仪仗中的雉尾扇。
  • 天威:皇帝的威严。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龙颜:皇帝的面容。
  • 词臣:指文学侍从之臣,即宫廷中的文官。
  • 平胡颂:歌颂平定胡人的诗文。
  • 万岁千秋:祝皇帝长寿,国家长治久安。
  • 治安:指国家安定,社会秩序良好。

翻译

皇帝的诏书宣布军队胜利归来,皇帝的车驾返回皇宫,宫门前的官员们整齐肃立。吉祥的云彩常常环绕着皇宫,旭日的光芒照亮了排列整齐的官员们。皇帝的仪仗中,扇影参差不齐,仿佛展开的雉尾,皇帝的威严近在咫尺,臣子们得以觐见皇帝的尊容。文官们争相进献歌颂平定胡人的诗文,祝愿皇帝万岁,国家长治久安,社会秩序良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皇帝班师回朝的盛大场面,通过“凤诏班师”、“大驾还”等词句,展现了皇帝的威严和军队的胜利。诗中“祥云常护蓬莱殿,旭日光临玉笋班”以祥云和旭日象征国家的繁荣昌盛,官员们整齐的排列则体现了朝廷的秩序和纪律。结尾的“词臣争进平胡颂,万岁千秋喜治安”则表达了文官们对国家安定的祝愿和对皇帝的忠诚。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宏大,充分展现了明朝皇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繁荣景象。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