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中游春曲二首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 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 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郢中:古代楚国的都城,今湖北省江陵县。
  • 堂堂:形容气势宏大,这里指游春的兴致高昂。
  • 缓缓归:慢慢地回家,这里指不愿意结束游春。
  • 隔溪:隔着小溪。
  • 掠水:轻轻触水而过。
  • 修篁:修长的竹子。
  • 湿衣:被露水或雨水打湿的衣服。
  • 游女:出游的女子。

翻译

总是带着高昂的兴致去游春,怎能容许自己慢慢回家。隔着小溪,黄莺在对唱,轻盈的燕子掠过水面双双飞翔。野草的香气沾满了鞋履,修长的竹子翠绿欲滴,露水打湿了衣裳。山中有一树美丽的山花,出游的女子采摘得很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游赏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和细腻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游人的愉悦心情。诗中“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以对仗工整、意象鲜明见长,表达了春日的和谐与美好。后两句则通过“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暗示了山花的珍贵和游女对美的珍惜,增添了诗意。

袁中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1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