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 陈琏
昨承恩命出都城,偶遇端阳在济宁。 老我投闲头已白,故人来见眼终青。 菖蒲泛酒清堪爱,角黍堆盆味更馨。 寂寞屈原当日事,未须痛饮读骚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济宁:地名,今山东省济宁市。
  • 端阳: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菖蒲:一种水生植物,端午节时常用来泡酒,有驱邪避疫的寓意。
  • 角黍:即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 骚经:指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诗篇。

翻译

昨日承蒙皇恩离开京城,偶然在端午节这天到达济宁。 我已老去,闲暇之余头发已白,老朋友来访,眼中终现青色。 菖蒲酒清香可爱,粽子堆满盆中,味道更加香浓。 想起屈原当年的寂寞事,不需要痛饮,只需静静阅读《离骚》。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端午节时离开京城,到达济宁的情景。诗中通过“老我投闲头已白”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故人来见眼终青”则透露出与老友重逢的喜悦。后两句通过对端午节习俗的描写,如“菖蒲泛酒”和“角黍堆盆”,增添了节日的氛围。结尾提到屈原和《离骚》,不仅与端午节的纪念屈原的传统相呼应,也表达了诗人对屈原寂寞命运的共鸣,以及对《离骚》这一文学经典的敬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