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首台

· 陈琏
山下梅花岁岁新,师雄遗迹已成尘。 石楼六月不知暑,瑶室四时常是春。 华首真人游览惯,蕊珠宫阙往来频。 药槽丹灶依然在,得到骖鸾有几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华首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一处道教圣地。
  • 师雄:人名,具体身份不详,可能为历史上的道教人物。
  • 石楼:指山中的石制建筑,此处可能指道观。
  • 瑶室:指仙境中的居所,比喻华首台如仙境般四季如春。
  • 蕊珠宫阙:道教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比喻华首台如仙境。
  • 药槽丹灶:道教炼丹的器具,象征着道教的修炼和长生不老的追求。
  • 骖鸾:指仙人骑乘的鸾鸟,比喻成仙得道。

翻译

山下的梅花年年更新,师雄的遗迹已化作尘埃。 石楼中六月不觉暑热,瑶室四季如春常在。 华首真人习惯于游览,频繁往来于蕊珠宫阙。 药槽丹灶依旧存在,但能得道成仙的又有几人?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道教圣地的景象,通过梅花、石楼、瑶室等意象,展现了华首台如仙境般的美丽和宁静。诗中“药槽丹灶依然在,得到骖鸾有几人”一句,既表达了对道教修炼和长生不老的向往,又透露出对现实中成仙得道之难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敬仰和对仙境生活的向往。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