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张侯庙

· 陈琏
张侯祠宇俯江滨,碧瓦朱檐锁白云。 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 香腾宝鼎祥光袅,风动旌旗翠影分。 眺览不胜怀古意,摩挲石刻半苔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阳:地名,今重庆市云阳县。
  • 张侯庙:供奉张飞的庙宇,张飞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名将。
  • :从高处往下看。
  • 江滨:江边。
  • 碧瓦朱檐:绿色的瓦片和红色的屋檐,形容建筑华丽。
  • :笼罩,覆盖。
  • 三国:指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即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代。
  • 远略:深远的谋略。
  • 千年史传:指流传千年的历史记载。
  • 奇勋:非凡的功绩。
  • 宝鼎:古代的一种器物,这里指庙中的香炉。
  • 祥光:吉祥的光芒。
  • :缭绕,轻盈摇曳的样子。
  • 旌旗:旗帜。
  • 翠影:绿色的影子,这里指树木的影子。
  • 眺览:远望。
  • 怀古:怀念古代。
  • 摩挲:轻轻地抚摸。
  • 石刻:刻在石头上的文字或图案。
  • 苔纹:苔藓的纹路,这里指石刻上长满了苔藓。

翻译

张侯的庙宇俯瞰着江边,碧绿的瓦片和红色的屋檐被白云笼罩。 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听闻了他的深远谋略,千年的历史记载中记载了他的非凡功绩。 庙中的香炉散发着吉祥的光芒,轻盈地缭绕;风吹动着旗帜,与树木的绿色影子交错。 远望这一切,不禁让人怀念古代,轻轻抚摸着石刻,上面已布满了苔藓的纹路。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云阳张侯庙的庄严与历史厚重感。通过“碧瓦朱檐”、“祥光袅”等意象,展现了庙宇的华丽与神秘。诗中“三国战争闻远略,千年史传著奇勋”直接赞颂了张飞的英勇与智谋,而“摩挲石刻半苔纹”则透露出对历史的深深怀念与敬仰。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崇敬之情。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