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早发抵车骑关漫兴

行次车骑关,犹是邯郸道。 鸡鸣夜已阑,马嘶天渐晓。 旌旆风飘飘,川原日杲杲。 行看煖气回,转觉春光好。 新柳绿堪怜,乱山青不了。 天畔送归鸿,陌上闻啼鸟。 游子未归家,故里生芳草。 因想宦游人,驰驱空易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行次:旅途中的停留之处。
  • 车骑关: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 :将尽。
  • 旌旆:旗帜。
  • 杲杲:形容阳光明亮。
  • 煖气:温暖的气息。
  • 归鸿:归来的大雁。
  • 陌上:田间的小路。
  • 宦游人:离家在外做官的人。

翻译

旅途停留在车骑关,这里仍是邯郸的道路。鸡鸣声中夜晚即将结束,马嘶声预示着天色渐亮。旗帜随风飘扬,川原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行走间感受到温暖的气息回归,渐渐觉得春光美好。新柳的绿色令人怜爱,连绵的青山青翠无边。天边送别归来的大雁,田间小路上听到鸟儿的啼鸣。游子还未归家,故乡的田野已长满了芳草。因此想到那些离家在外做官的人,他们奔波劳碌,容易使人感到时光匆匆,容颜易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旅途中的清晨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鸡鸣夜已阑,马嘶天渐晓”生动地勾勒出了黎明时分的氛围,而“新柳绿堪怜,乱山青不了”则进一步以春天的生机盎然来象征游子内心的复杂情感。结尾处对宦游人的感慨,更是深化了诗的主题,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悟。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