蠡溪秋夜

一池秋水浸芙蓉,荒藓如裀草径封。 平楚雨收烟惨淡,长空云翳月朦胧。 欲逃尘网同孤鹤,閒向邱樊愧伏龙。 寂寞山窗灯火夜,樽前啸咏任疏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蠡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荒藓:长满苔藓的荒地。
  • :垫子,这里比喻苔藓覆盖的样子。
  • 平楚:平野。
  • :遮蔽。
  •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
  • 尘网:尘世的纷扰和束缚。
  • 孤鹤:孤独的鹤,常用来比喻高洁或隐逸的人。
  • 邱樊:山丘和篱笆,指隐居的地方。
  • 伏龙:潜伏的龙,比喻隐居的贤才。
  • 疏慵:懒散,不拘小节。

翻译

秋夜的蠡溪,一池清水映照着芙蓉花,荒芜的苔藓如同垫子般覆盖了草径。平野上的雨停了,烟雾显得凄凉而淡薄,长空中的云遮蔽了月亮,使其显得朦胧不清。我渴望逃离尘世的纷扰,与孤独的鹤为伴,闲适地隐居在山丘和篱笆之间,对潜伏的贤才感到惭愧。在这寂寞的山窗下,夜晚的灯火中,我在酒杯前自由地吟咏,任由自己的懒散和不拘小节。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秋夜的静谧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一池秋水浸芙蓉”和“荒藓如裀草径封”等句,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句中的“欲逃尘网同孤鹤”和“閒向邱樊愧伏龙”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高洁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的深刻感悟。

郭谏臣

郭谏臣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忠,号方泉,更号鲲溟。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袁州司理。严世蕃在家乡分宜贪得无厌,往往假督抚之势强行索取,谏臣不阿不惧以处之。后内迁吏部主事。隆庆初屡陈时政,多所持正。官终江西参政。所作诗婉约清雅,有《郭鲲溟集》。 ► 6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