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柬翰林侍读学士王公达善

· 陈琏
璧水传经自昔年,瀛洲此日喜登仙。 儒官旧说词臣贵,学士原兼内相权。 晓簉鹓班联玉笋,夜归琼署赐金莲。 也知许国怀忠荩,一寸丹心铁石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璧水:指古代宫廷中的水池,常用来比喻皇宫或朝廷。
  • 瀛洲:古代神话中的仙境,比喻高贵的地位或美好的地方。
  • 儒官:指从事文教、学术的官员。
  • 词臣:指从事文学创作或文职的官员。
  • 内相:古代官职,指掌管宫廷内部事务的官员。
  • (zào):古代的一种乐器,这里指奏乐。
  • 鹓班:指朝廷中的文官班列。
  • 玉笋:比喻才华出众的年轻人。
  • 琼署:指华美的官署或朝廷。
  • 金莲:金色的莲花,比喻高贵的地位或美好的事物。
  • 忠荩:忠诚和勤勉。
  • 丹心:赤诚的心。

翻译

自从往昔在璧水边传授经书,如今在瀛洲这仙境般的地方欢喜地登上了更高的地位。儒官的传统中,词臣的地位一直很尊贵,而学士则原本就拥有内相的权力。清晨在鹓班中奏乐,与玉笋般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并列,夜晚回到琼署,被赐予金莲般荣耀。也知道你怀抱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勤勉,一颗赤诚的心如同铁石般坚定不移。

赏析

这首诗是陈琏对王公达善的赞美之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典故,描绘了王公达善在朝廷中的尊贵地位和卓越才华。诗中“璧水”、“瀛洲”等词,构建了一个高贵而神秘的背景,而“儒官”、“词臣”、“内相”等则突出了王公达善的学术和政治地位。后两句通过“金莲”、“丹心”等词,表达了对其忠诚和坚定品格的赞赏。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明代文人对才华与忠诚的崇高评价。

陈琏

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 10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