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峰兰若宿伟上人禅房
烟林晚苍苍,白石开禅扉。
閒中叩幽寂,恍似东林时。
大千息群动,水月破阴霏。
出世逢真僧,允矣旃檀枝。
空香出深竹,梵贝诸天随。
真源寂无取,化有潜一机。
嗟我食色身,未能释群疑。
尝希妙高聚,洞豁杳莫窥。
因心了众幻,稽首成皈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若(lán rě):寺庙。
- 禅扉(chán fēi):禅房的门。
- 閒中(xián zhōng):闲暇之中。
- 东林:指庐山东林寺,著名的佛教圣地。
- 大千:指大千世界,佛教用语,泛指宇宙。
- 水月:水中月影,比喻虚幻不实。
- 阴霏(yīn fēi):阴暗的雾气。
- 真僧:真正的僧人,指修行有成的僧侣。
- 允矣(yǔn yǐ):诚然,确实。
- 旃檀(zhān tán):香木名,这里比喻高僧。
- 空香:虚无的香气,指禅意深远。
- 梵贝(fàn bèi):佛教音乐中的乐器,如法螺等。
- 诸天:佛教中指天界的众神。
- 真源:真正的本源,指佛教的真理。
- 化有:指佛教中的化缘,即僧人接受信徒的布施。
- 潜一机:隐藏的玄机。
- 食色身:指有欲望的肉身。
- 释群疑:消除众人的疑惑。
- 妙高:指妙高山,佛教中的圣地。
- 洞豁(dòng huō):洞悉,明了。
- 杳莫窥(yǎo mò kuī):深不可测,无法窥见。
- 因心:因此心,指因为这种心境。
- 众幻:众多的幻象。
- 稽首(qǐ shǒu):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
- 皈依(guī yī):佛教用语,指信仰佛教,成为佛教徒。
翻译
傍晚时分,烟雾缭绕的树林显得苍茫,白色的石头打开了禅房的门。在闲暇之中敲响了幽静的禅房,仿佛回到了东林寺的时光。大千世界中的一切动静都停止了,水中的月影破除了阴暗的雾气。遇到了真正的僧人,确实是高僧的象征。虚无的香气从深竹中飘出,佛教音乐和天界的众神随之而来。真正的本源是寂静无取的,化缘的玄机隐藏其中。可惜我有欲望的肉身,还未能消除众人的疑惑。曾经希望聚集在妙高山,洞悉那些深不可测的真理。因此心境明了了众多的幻象,最终以尊敬的态度皈依佛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禅房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佛教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真理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烟林晚苍苍”、“白石开禅扉”等句,以景入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后文通过对“真僧”、“空香”、“梵贝”等佛教元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佛教修养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