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之二

芭蕉细雨潇潇,雨声断续砧声逗。凭栏极目,平林如画,云低晚岫。初起金风,乍零玉露,薄寒轻透。想江头木叶,纷纷落尽,只馀得、青山瘦。 且问泬寥秋气,当年宋玉应知否。半帘香雾,一庭烟月,几声残漏。四壁吟蛩,数行征雁,漫消杯酒。待东篱、绽满黄花,摘取暗香盈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芭蕉:一种植物,叶大,常绿。
  • 细雨潇潇:形容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 砧声:捣衣声,古时洗衣时用木杵在砧石上敲打衣物。
  • 凭栏:倚靠在栏杆上。
  • 极目:尽目力所及,远望。
  • 晚岫:傍晚的山峰。
  • 金风:秋风。
  • 玉露:晶莹的露水。
  • 薄寒:轻微的寒意。
  • 江头:江边。
  • 木叶:树叶。
  • 泬寥:空旷清朗的样子。
  • 宋玉:战国时期的楚国文学家,善写秋景。
  • 香雾:带有香气的雾气。
  • 烟月:朦胧的月光。
  • 残漏:漏,古代计时器,残漏指夜将尽时的漏声。
  • 吟蛩:蟋蟀的鸣叫声。
  • 征雁:远行的大雁。
  • 东篱:篱笆东边,常用来指菊花。
  • 黄花:菊花。
  • 暗香:淡淡的香气。

翻译

细雨轻轻地落在芭蕉叶上,发出潇潇的声音,雨声中夹杂着断断续续的捣衣声。我倚靠在栏杆上,远望去,平坦的林地如同画卷一般,云层低垂在傍晚的山峰上。秋风初起,晶莹的露水开始凝结,轻微的寒意透过了衣裳。我想象着江边的树叶,已经纷纷落下,只剩下瘦弱的青山。

我想问问这空旷清朗的秋天气息,当年的宋玉是否知道。半帘的香雾,一庭的朦胧月光,还有那夜将尽时的漏声。四周是蟋蟀的鸣叫声,几行远行的大雁,我只能借酒消愁。等到东边的篱笆上菊花盛开,我将摘取那淡淡的香气,让它充满我的衣袖。

赏析

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情感。通过“芭蕉细雨”、“砧声”、“金风”、“玉露”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秋天的气息和感觉。诗中“凭栏极目”一句,展现了诗人远望的姿态,而“想江头木叶”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景物的遐想。结尾处的“待东篱、绽满黄花”,不仅描绘了秋菊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期待和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叶小鸾

叶小鸾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琼章,一字瑶期。叶绍袁幼女。貌姣好,工诗。善围棋及琴,又能画,绘山水及落花飞蝶,皆有韵致。将嫁而卒。有集名《返生香》。 ► 1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