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钿钗(diàn chāi):古代妇女的首饰,用金片或其他材料制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尺书:指书信,古代书信常用尺牍,故称。
- 小印:指书信上的印章,常用来表示身份或情感。
- 廋词(sōu cí):隐晦的言辞,暗示性的话语。
- 捷悟:迅速的理解,敏捷的领悟。
- 漫灭:逐渐消失,磨损。
翻译
手持着美丽的钿钗,站在镜前,收到来自心爱之人的书信。 仔细查看书信中的小印章,关心地翻开摺叠后的文字,背面也展开。 泪水涌出,想要擦拭却不敢,担心隐晦的话语被敏捷地猜透。 总是将袖子藏起来,以免逐渐消失,每次到幽静的窗前都会展开书信,细细品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收到心上人书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细节,展现了她对书信的珍视和对情人的深情。诗中“手把钿钗侍镜台”一句,既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又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而“销魂人处尺书来”则直接表达了收到书信时的激动心情。后文通过“小印”、“摺后余文”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书信的细致关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女子对书信的珍藏和对情人的思念,展现了她内心的柔情和细腻。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篇。
王彦泓的其他作品
- 《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四枫桥 》 —— [ 明 ] 王彦泓
- 《 昔年同社为秋词,今成往事,离居多感,岁晏不聊,触绪生吟,冰霜满月,凛尖风之透骨,感皎月之映心,多因梦后之思,添出酒边之句,聊作秋声貂续,以为春咏前驱,合曰寒词得一十六首 其三 (丁卯年) 》 —— [ 明 ] 王彦泓
- 《 送五叔父北上兼和来韵 》 —— [ 明 ] 王彦泓
- 《 贺生文战不利愤懑悲骚托之好内以自发摅竟得疾不起比余再过其居凄凉触目即所最欢昵者亦不复在燕子楼矣因怅然书其壁上 》 —— [ 明 ] 王彦泓
- 《 续游十二首 》 —— [ 明 ] 王彦泓
- 《 灯夜记言 》 —— [ 明 ] 王彦泓
- 《 客中寄韬仲 其二 (丁卯年) 》 —— [ 明 ] 王彦泓
- 《 新岁竹枝词 》 —— [ 明 ] 王彦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