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所思别后阿姚

手把钿钗侍镜台,销魂人处尺书来。 行间小印关心看,摺后余文背面开。 迸泪欲揩犹未敢,廋词捷悟更防猜。 长将袖却从漫灭,每到幽窗展一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钿钗(diàn chāi):古代妇女的首饰,用金片或其他材料制成,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
  • 尺书:指书信,古代书信常用尺牍,故称。
  • 小印:指书信上的印章,常用来表示身份或情感。
  • 廋词(sōu cí):隐晦的言辞,暗示性的话语。
  • 捷悟:迅速的理解,敏捷的领悟。
  • 漫灭:逐渐消失,磨损。

翻译

手持着美丽的钿钗,站在镜前,收到来自心爱之人的书信。 仔细查看书信中的小印章,关心地翻开摺叠后的文字,背面也展开。 泪水涌出,想要擦拭却不敢,担心隐晦的话语被敏捷地猜透。 总是将袖子藏起来,以免逐渐消失,每次到幽静的窗前都会展开书信,细细品味。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收到心上人书信的情景,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动作细节,展现了她对书信的珍视和对情人的深情。诗中“手把钿钗侍镜台”一句,既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形象,又暗示了她对爱情的期待。而“销魂人处尺书来”则直接表达了收到书信时的激动心情。后文通过“小印”、“摺后余文”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对书信的细致关注。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女子对书信的珍藏和对情人的思念,展现了她内心的柔情和细腻。整首诗语言婉约,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爱情诗篇。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