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

· 丘浚
西风吹鬓冷萧疏,宦况无多客影孤。 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 渴怀甫里烹茶灶,醒爱高阳醉酒徒。 百尺高楼千里眼,岸连萧艾水沉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疏:稀疏,稀少。
  • 宦况:官场生涯的境况。
  • 旧垒:旧时的巢穴。
  • 塞鸿:指北方边塞的鸿雁。
  • 甫里:地名,今江苏省吴县东南。
  • 高阳:地名,今河南省杞县西南。
  • 萧艾:一种草本植物,此处指荒凉的景象。
  • 水沉菰:水中的菰蒲,沉在水下。

翻译

西风吹过,鬓发显得冷清而稀疏,官场生涯中客人稀少,显得孤独。 海燕知道时节,告别了旧时的巢穴,塞外的鸿雁趁着暖意飞向新生的芦苇。 渴望在甫里煮茶,清醒时喜爱与高阳的醉酒之徒为伴。 站在百尺高楼上,远眺千里,岸边是荒凉的萧艾和沉在水中的菰蒲。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孤独感受。通过“西风吹鬓冷萧疏”和“宦况无多客影孤”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孤寂和冷清。诗中“海燕知时辞旧垒,塞鸿趁暖就新芦”以燕子和鸿雁的行为暗示了时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迁徙。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远大的视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深刻体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