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祈龙:指祈求龙的帮助或智慧,这里比喻追求高深的智慧。
- 敏辩给:敏捷的辩论和丰富的言辞。
- 惠施:战国时期的著名辩士,这里指善于辩论的人。
- 夸便儇:夸耀自己的聪明和机智。
- 竹书:古代用竹简记录的书籍,这里指古代的文献或知识。
- 激诡:激烈而诡异,指言辞或思想非常独特和激烈。
- 坚白:指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轻易改变。
- 腾口:空谈,无实际内容的言论。
- 徒见尤:只是显得突出或特别。
- 胡能:怎么能。
- 事幽玄:研究深奥难懂的事物。
- 九州:指中国古代的九个行政区域,泛指整个中国。
- 徵:寻求,追求。
- 多方:多方面,多种方式。
- 桃李蹊:比喻培养人才的地方或途径。
- 忘言:忘记言语,指达到一种无需言语表达的境界。
翻译
追求高深的智慧和敏捷的辩论,像惠施那样夸耀自己的聪明和机智。古代的文献知识虽然激烈而诡异,但坚持自己的观点才是真正的贤者。空谈无实际内容的言论只是显得突出,怎么能真正研究深奥难懂的事物呢?整个中国谁还会去追求这些,多方面的情况也已经如此。离开那些培养人才的地方,我将选择忘记言语,达到一种无需言语表达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祈龙”、“惠施”等历史人物的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于空洞辩论和表面智慧的不屑,以及对于深奥知识和坚持真理的追求。诗中“腾口徒见尤,胡能事幽玄”一句,深刻指出了空谈误国,而真正的智慧和知识需要深入探索和坚持。最后,作者选择“忘言”,表达了一种超脱言语,追求内心真正智慧的境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于知识和智慧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