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凉寺登江山一览亭

树杪风高四望山,青回幽径竹閒閒。 春浮烟雨霏微合,日拥江湖指顾间。 丝管纷纷吹客袂,香林寂寂倚禅关。 千秋罗绮胭脂井,消尽莺花载酒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树杪(shù miǎo):树梢。
  • 青回:春天草木重新变绿。
  • 幽径:僻静的小路。
  • 竹閒閒:竹林中显得空旷而宁静。
  • 春浮:春天的气息。
  • 烟雨霏微合:细雨和烟雾交织在一起。
  • 日拥:阳光照耀。
  • 江湖指顾间:江湖景色尽在眼前。
  • 丝管:指乐器。
  • 客袂(kè mèi):客人的衣袖。
  • 香林:散发香气的树林。
  • 禅关:指寺庙的门。
  • 千秋罗绮:指历史上的繁华景象。
  • 胭脂井:古代宫廷中的井,常用来比喻宫廷的繁华。
  • 消尽莺花:春天的花儿和鸟儿都已消失。
  • 载酒还:带着酒回家。

翻译

站在树梢高处,风中四望群山,春天回归,小径旁的竹林显得宁静而空旷。春天的气息与细雨烟雾交织,阳光照耀下,江湖景色尽在眼前。乐器的声音纷纷扬扬,吹拂着客人的衣袖,香气四溢的树林中,静静地倚靠着寺庙的门。历史上的繁华景象,如宫廷中的胭脂井,如今已随着春天的花儿和鸟儿一同消失,我带着酒回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在清凉寺登高望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树杪风高四望山”一句,以高远的视角开篇,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后文通过对春天、烟雨、阳光、乐器声、香林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意境。结尾处的“千秋罗绮胭脂井,消尽莺花载酒还”则透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珍惜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