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度

蚤朝鸡唱曙钟寒,双阙浮云傍鹖冠。 时逼暮春犹雨雪,人逢初度又长安。 头颅渐老行藏拙,面目堪憎岁月阑。 戏綵袛悬游子梦,青青滏水问檀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初度:指生日。
  • 蚤朝:早晨。
  • 鸡唱:鸡鸣。
  • 曙钟:黎明的钟声。
  • 双阙:指宫殿前的两座望楼。
  • 浮云:飘动的云。
  • 鹖冠:古代武士所戴的头盔。
  • 时逼:时间接近。
  • 暮春:春末。
  • :仍然。
  • 雨雪:雨和雪。
  • 头颅:指头部,比喻人的生命或年龄。
  • 行藏:行为和藏匿,引申为人的行为和隐退。
  • :笨拙。
  • 面目:面貌,比喻人的形象或状态。
  • 堪憎:可憎,令人讨厌。
  • 岁月阑:岁月将尽。
  • 戏綵:玩耍的彩带,比喻欢乐的场面。
  • 游子梦:游子的梦想或回忆。
  • 青青:形容植物的绿色。
  • 滏水:水名,在今河北省。
  • 檀栾:美好的样子。

翻译

早晨鸡鸣,黎明的钟声带着寒意,双阙之上浮云飘动,武士戴着鹖冠。时间已近春末,依然雨雪交加,又是一年生日,人在长安。头颅渐显老态,行为和隐退都显得笨拙,面貌可憎,岁月将尽。欢乐的场面只存在于游子的梦中,青青的滏水边,询问着美好的事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暮春早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老去的感慨。诗中“头颅渐老行藏拙,面目堪憎岁月阑”直抒胸臆,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不满。末句“戏綵袛悬游子梦,青青滏水问檀栾”则以游子的梦想和滏水的美好,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越。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