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生文战不利愤懑悲骚托之好内以自发摅竟得疾不起比余再过其居凄凉触目即所最欢昵者亦不复在燕子楼矣因怅然书其壁上

花间歌酒旧同群,烂熳风情独数君。 寝次故持欢镜照,病馀犹出异香分。 谁知国士终埋玉,早见神娥尽变云。 今日席间谁认得,旧时家令沈休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战不利:指在科举考试中未能取得好成绩。
  • 愤懑悲骚:愤怒和悲伤的情绪。
  • 托之好内:寄托于对内的喜好,指沉迷于闺房之乐。
  • 自发摅:自发地抒发情感。
  • 竟得疾不起:最终因病无法起床。
  • 燕子楼:此处可能指旧时欢聚的地方。
  • 国士终埋玉:比喻有才能的人早逝。
  • 神娥尽变云: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已经消失。
  • 家令沈休文:家令,古代官职名;沈休文,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翻译

我们曾是花间歌酒的旧日同群,你的风情烂熳,独树一帜。 在寝室中,你总是拿着欢愉的镜子自照,病后依然散发出异香。 谁能知道,这位国士最终如玉般被埋没,早先的神女们也都化作了云烟。 今天在宴席上,谁还能认得出,那位旧时的家令沈休文。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旧日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哀悼和怀念。诗中,“花间歌酒旧同群”描绘了往昔欢乐的场景,而“国士终埋玉”和“神娥尽变云”则抒发了对友人才华被埋没、美好事物消逝的悲叹。结尾的“今日席间谁认得,旧时家令沈休文”更是以一种凄凉的笔触,勾勒出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