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清源赠董别驾

· 王称
清时不逐登坛贵,瘴海聊因作郡过。 细柳营中辞虎竹,刺桐花底听弦歌。 双旌暇日朋簪盍,别驾行春雨露多。 自是清源山水胜,日勤车马访烟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登坛:指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 瘴海:指南方多瘴气的地区。
  • 细柳营:古代军营的代称,这里指离开军职。
  • 虎竹:古代兵符,这里指军权。
  • 刺桐花:一种植物,这里指南方景色。
  • 弦歌:指音乐和歌声,这里指文化生活。
  • 双旌:古代官员出行的仪仗,这里指官员的身份。
  • 朋簪盍:指朋友聚会。
  • 别驾: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董别驾。
  • 行春:指春天的旅行或巡视。
  • 雨露:比喻恩泽。
  • 烟萝:指山中的云雾和藤萝,这里指隐居的生活。

翻译

在和平时期,你不追求在朝廷中担任高官的荣耀,而是选择在瘴气弥漫的南方地区担任郡守。你在细柳营中放弃了军权,来到刺桐花盛开的地方享受音乐和歌声。在双旌的陪伴下,你在闲暇之余与朋友们聚会,作为别驾,你在春天的巡视中享受着皇恩的滋润。你认为清源的山水比其他地方更胜一筹,每天都忙于驱车访问那些云雾缭绕的山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董别驾的赞赏和羡慕。诗人认为董别驾在和平时期选择了远离朝廷的荣耀,而是去到南方担任郡守,这种选择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心态。诗中描绘的细柳营、刺桐花、双旌等意象,都生动地展现了董别驾的生活状态和环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清源山水的向往,以及对董别驾能够享受这种生活的羡慕。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