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幸大学扈从有作兼似胄监诸博士

· 王称
金舆旦出九重城,璧水风云气色清。 千载衣冠尊俎豆,万方礼乐值文明。 桥门列士瞻天近,云路群仙捧日行。 讲席更闻敷典诰,愿将虞夏翊升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舆:指皇帝的车驾。
  • 九重城:指皇城,形容其深邃。
  • 璧水:指皇宫中的水池,这里比喻皇宫的清净。
  • 衣冠:指士大夫的服饰,代指士大夫。
  •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来盛放祭品的器具,这里指祭祀活动。
  • 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是文明和教化的象征。
  • 桥门:指大学校门,这里指大学。
  • 云路:比喻仕途或升迁之路。
  • 敷典诰:指宣讲经典和诏令。
  • 虞夏:指古代的虞舜和夏禹,代表古代的贤君。
  • :辅助,支持。
  • 升平:指社会安定,太平盛世。

翻译

皇帝的车驾从深邃的皇城中出发,皇宫中的水池显得格外清净。 千年的士大夫传统和祭祀活动依然受到尊重,各地的礼仪和音乐体现了文明的进步。 大学校门前的士子们仰望着天空,仿佛离天更近,仕途上的群仙如同围绕着太阳行走。 讲席上更传来宣讲经典和诏令的声音,愿我们能像古代的虞舜和夏禹一样,辅助和支持这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皇帝驾临大学的盛况,通过“金舆”、“九重城”等词语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尊贵。诗中“衣冠”、“俎豆”、“礼乐”等词语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结尾处提到“虞夏翊升平”,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对当前太平盛世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希望当代士人能够继承和发扬古代贤君的精神,共同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繁荣。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