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曲
蟭螟栖蚊睫,鲲鹏运天渊。看来小大各有适,人生出处同所然。
苏秦未佩六国印,一身落魄谁相问。相如去蜀谒武皇,高车四马生辉光。
以兹感慨慕昔人,起秣吾车膏吾轮。出门仰天发长笑,宁辞断梗随风尘。
朝趋枫陛谒明主,夕掌兰台作贵臣。自谓半生有奇遇,从閒因献甘泉赋。
雕虫小技何足誇,白日天光屡回顾。朝回敕赐飞龙驹,玉勒光辉骄道隅。
雕筵象几进绮食,不但醉饱同侏儒。君不见汉家主父宁久贫,买臣无复恒负薪。
当时妻子笑相薄,一朝四海来相亲。闵生寂寞困藜莠,荣期憔悴蒙埃尘。
请君试听远游曲,何必长为?亩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蟭螟(jiāo míng):极小的虫子。
- 蚊睫:蚊子的睫毛,比喻极小的空间。
- 鲲鹏(kūn péng):传说中的大鱼和大鸟,比喻极大的事物。
- 天渊:天空和深渊,比喻极大的差距。
- 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曾游说六国联合抗秦。
- 六国印:指苏秦曾佩带的六国相印。
- 落魄:失意、潦倒。
- 相如:指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曾因《子虚赋》受到汉武帝赏识。
- 武皇:指汉武帝。
- 高车四马:古代高官乘坐的四马大车,象征地位显赫。
- 秣吾车膏吾轮:喂饱我的马,润滑我的车轮,意指准备出行。
- 枫陛:指朝廷。
- 兰台:汉代宫中藏书的地方,也是文臣的官署。
- 甘泉赋:司马相如的作品。
-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 飞龙驹:指皇家赐予的骏马。
- 玉勒:镶玉的马笼头。
- 雕筵象几:精美的宴席和象牙几案。
- 侏儒:身材矮小的人,这里指宫中的小丑。
- 主父:指主父偃,汉武帝时的大臣,曾贫困。
- 买臣:指朱买臣,汉武帝时的大臣,曾贫困。
- 闵生:指闵损,春秋时期的贤人,曾贫困。
- 荣期:指荣启期,春秋时期的贤人,曾贫困。
- ?亩民(lěi mǔ mín):指耕田的农民。
翻译
极小的蟭螟栖息在蚊子的睫毛上,巨大的鲲鹏在天空和深渊间翱翔。看来无论大小,万物都有其适宜的生存方式,人的一生也是如此,无论出仕还是隐居,都有其道理。苏秦未曾佩戴六国相印时,一身落魄,有谁会关心他?司马相如离开蜀地,前往谒见汉武帝,乘坐高车四马,光彩照人。因此,我感慨万分,开始喂饱我的马,润滑我的车轮。出门时,我仰天长笑,宁愿像断梗一样随风飘荡,也不愿安居一隅。早晨,我前往朝廷谒见明主,晚上则掌管兰台,成为贵臣。我自认为半生有奇遇,闲暇时献上《甘泉赋》。虽然这只是雕虫小技,不值得夸耀,但白日天光下,我屡次回顾。朝会结束后,我被赐予飞龙驹,玉勒在阳光下闪耀,骄傲地停在路边。精美的宴席和象牙几案上,我享受着美食,不仅是为了醉饱,也不同于宫中的小丑。你没看到汉代的主父偃和买臣,他们难道会久贫吗?朱买臣不再背负柴薪。当时的妻子嘲笑他们,但一朝之间,四海之内的人都来亲近他们。闵损和荣启期虽然寂寞困顿,但他们也曾蒙受尘埃。请你听听这首远游曲,何必总是做一个耕田的农民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极小与极大的生物,以及历史人物的命运变迁,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机遇的重要性。诗中,“蟭螟栖蚊睫”与“鲲鹏运天渊”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人生境遇的多样性。苏秦和司马相如的故事,展示了从落魄到显赫的转变,激励人们不应满足于现状,而应追求更高的目标。最后,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对未来的展望,鼓励人们勇敢追求梦想,不要局限于平凡的生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人生和未来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