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显上人还闽中

· 王称
半生踪迹慕云山,结得真僧住世间。 夜宿孤灯邻妙梵,晓随清磬度禅关。 心通万法缘俱寂,目泯空华意自閒。 此日微官牵物累,更堪江上送师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显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 真僧:真正的僧人,指修行有成的高僧。
  • 妙梵:指佛教的梵音,即佛教音乐。
  • 清磬:指佛教中的磬声,常用于佛教仪式中。
  • 禅关:指禅宗的修行场所或境界。
  • 万法:佛教术语,指一切现象或事物。
  • 空华:佛教术语,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 微官:指官职低微。
  • 牵物累:被物质所牵绊,感到累赘。

翻译

半生追寻云山的踪迹,终于与真正的僧人相遇在尘世。 夜晚孤灯下,邻近传来美妙的梵音, 清晨随着清脆的磬声,穿越禅修的境界。 心灵通达万法,因缘俱寂,眼中虚幻的事物消逝,心意自在。 如今我这微不足道的官职,被物质所累, 更在江边送别师傅,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僧人显上人的敬仰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诗中,“半生踪迹慕云山”展现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结得真僧住世间”则体现了诗人与高僧相遇的喜悦。后文通过“夜宿孤灯”、“晓随清磬”等意象,描绘了僧人清修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结尾处的“微官牵物累”与“送师还”则流露出诗人对尘世羁绊的无奈和对高僧离去的惋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思考。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