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 王称
达人志莫测,变化犹鹏鹍。 倏忽翔九万,虞罗空见存。 庄生挥楚璧,仲连却秦军。 峻武薄层汉,高情寄浮云。 昔过聊城侧,复经濮水濆。 馀风尚不泯,肃肃来清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达人:指通达事理、明德辨义的人。
  • 鹏鹍:古代传说中的大鸟,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 倏忽:迅速,极快。
  • 虞罗:指古代的虞国和罗国,这里比喻世俗的束缚。
  • 庄生:指庄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 楚璧:楚国的玉璧,这里指庄子故事中的“逍遥游”。
  • 仲连:战国时期的著名辩士,以智谋著称。
  • 却秦军:指仲连用计使秦军撤退。
  • 峻武:高峻的武力,指强大的军事力量。
  • 层汉:指天河,比喻高远。
  • 高情:高尚的情操。
  • 寄浮云:比喻志向高远,不拘泥于世俗。
  • 聊城:地名,位于今山东省。
  • 濮水:河流名,位于今河南省。
  • :水边。
  • 馀风:遗风,指前人的风范。
  • 肃肃:形容风声。
  • 清芬:清香,比喻高尚的品德。

翻译

通达事理的人志向深不可测,他们的变化如同鹏鹍般宏大。 他们迅速地飞翔至九万里高空,世俗的束缚对他们而言空无一物。 庄子挥舞着楚国的玉璧,仲连则用智谋使秦军撤退。 强大的军事力量无法触及高远的天河,高尚的情操则寄托于飘渺的浮云。 曾经路过聊城的边缘,又经过濮水之畔。 前人的风范依旧不灭,清新的芬芳随风而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达人的高远志向和不拘一格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他们的超凡脱俗。诗中运用了鹏鹍、庄子、仲连等典故,以及对聊城、濮水的描写,来表达对达人风范的赞美和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赞颂,传达了对高尚情操和自由精神的追求。

王称

明福建永福人,先世山东东阿人,字孟扬,一作孟扬。洪武中领乡荐,入国子监。旋陈情养母。永乐初授国史院检讨,与修《永乐大典),充副总裁。旋参英国公张辅军攻交趾,还守故官。与解缙交好,后坐缙党,下狱死。为人目空四海,辩若悬河,视余子琐琐,以是名虽日彰,谤亦随之。有《虚舟集》。 ► 48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