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院

镜里朝花分外明,两看愁翠画难成。 琉璃匣畔初拈笔,鹦鹉笼前乍合笙。 女伴那知当面笑,檀郎偏认隔帘声。 凭谁寄向销魂道,风日阑干慢出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花:早晨的花朵,比喻女子的容颜。
  • 愁翠:指女子因忧愁而显得苍白的脸色。
  • 琉璃匣:用琉璃制成的盒子,常用来装化妆品。
  • 鹦鹉笼:装鹦鹉的笼子,此处可能指女子居住的环境。
  • 檀郎:古代对美男子的称呼,此处指女子的情人。
  • 隔帘声:隔着帘子听到的声音,指女子和情人之间的距离。
  • 销魂道:指令人极度悲伤或思念的道路。
  • 风日阑干:风和日丽的天气,阑干指栏杆,此处可能指女子不愿出门。

翻译

早晨的镜中,花儿分外明亮,两眼因忧愁而显得苍白,难以画出。 在琉璃制成的化妆盒旁初次拿起笔,在鹦鹉笼前刚刚开始吹笙。 女伴们哪里知道她当面的笑容,而她的情人却偏爱听她隔着帘子的声音。 要如何才能告诉那令人心碎的人,风和日丽的日子,她却慢慢不愿出门。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清晨的闺房中的情景,通过镜子、花朵、化妆盒、鹦鹉笼等细节,展现了她的美丽与忧愁。诗中“愁翠画难成”一句,巧妙地将女子的内心情感与外在形象相结合,表达了她的复杂心情。后两句则通过女伴与情人的对比,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王彦泓对女性心理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