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独吟

烟墀搔首晚天青,夕照墙根写瘦形。 逝者命同风剪烛,怜人心碎雨淋铃。 酒鎗近日都调药,歌婢新来与诵经。 明月满城箫鼓夜,闭门愁绝卧空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烟墀(yān chí):烟雾缭绕的台阶。
  • 搔首:抓头,心烦意乱时的动作。
  • 夕照:夕阳的余晖。
  • 写瘦形:形容身影显得瘦弱。
  • 逝者:已故的人。
  • 风剪烛:比喻生命短暂,如风中摇曳的烛火。
  • 怜人:同情他人。
  • 雨淋铃:形容心情悲伤,如雨中摇曳的铃声。
  • 酒鎗(jiǔ chuāng):酒壶,这里指用酒壶调药。
  • 歌婢:唱歌的女仆。
  • 诵经:念诵佛经。
  • 闭门愁绝:形容心情极度忧愁,闭门不出。

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台阶上,我抓着头,望着晚霞染青的天空,夕阳的余晖在墙根处描绘出我瘦弱的身影。 已故的人命运如同风中摇曳的烛火,转瞬即逝,而我同情他人的心情,如同雨中摇曳的铃声,心碎不已。 近日来,酒壶都用来调药,新来的歌女也开始念诵佛经。 在这满城箫鼓声的明月之夜,我闭门不出,愁绪满怀,孤独地躺在空荡的庭院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孤独者在暮色中的沉思与哀愁。通过“烟墀搔首”、“夕照墙根写瘦形”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主人公的孤寂与无奈。诗中“逝者命同风剪烛”与“怜人心碎雨淋铃”两句,巧妙地运用比喻,表达了生命的脆弱与对他人苦难的深切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王彦泓对人生无常和世态炎凉的深刻感悟。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