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亡

· 丘浚
一别音容两渺茫,不堪端坐细思量。 云收雨散知何处,燕语莺啼亦可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我怜贞白重寒芳。 愁来欲奏相思曲,只恐猿闻也断肠。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渺茫:模糊不清,难以捉摸。
  • 端坐:正襟危坐,形容认真思考的样子。
  • 云收雨散:比喻事物结束或消失。
  • 燕语莺啼:燕子和黄莺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这里指美好的事物也带有悲伤的色彩。
  • 风流:这里指才华横溢,有魅力。
  • 高格调:高尚的风格和情调。
  • 贞白:纯洁无瑕。
  • 寒芳:在寒冷中依然芬芳的花,比喻坚贞不屈的品质。
  • :演奏。
  • 相思曲:表达思念之情的曲子。
  • 猿闻:猿猴听到,猿声常用来形容哀怨之声。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自从分别后,你的声音和容貌都变得模糊不清,我坐在这里细细思量,感到无比痛苦。 曾经的美好已经结束,不知它们现在何处,就连燕子和黄莺的叫声也让人感到悲伤。 人们或许爱慕才华横溢、风格高尚的人,但我更珍惜那些在寒冷中依然保持芬芳的纯洁品质。 我心中充满了愁绪,想要演奏一首表达思念的曲子,但又担心连猿猴听到都会感到悲伤至极。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思念和无法释怀的悲伤。诗中,“一别音容两渺茫”描绘了分别后的空虚与迷茫,“云收雨散知何处”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比喻美好时光的消逝。后两句通过对“风流高格调”与“贞白重寒芳”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纯洁坚贞品质的珍视。结尾的“愁来欲奏相思曲,只恐猿闻也断肠”巧妙地以音乐和猿声为媒介,传达了深沉的哀愁和无尽的思念。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