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宗尧侍讲署南京院事

· 丘浚
南北于今两玉堂,俨如东壁望文昌。 趋朝暂免通门籍,视事荣看绾院章。 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 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学侍从官的官署。
  • 东壁:古代星宿名,代表图书之府,这里比喻翰林院。
  • 文昌:星宿名,主管文运,这里比喻文学才俊。
  • 通门籍:指通过考试进入官场。
  • 绾院章:指管理翰林院的职责。
  • 竹汗:指竹子上的露水。
  • 槐龙:指槐树的枝叶繁茂如龙。
  • 软红尘土:指繁华的都市生活。
  • 联镳:指并驾齐驱,比喻同事或朋友。

翻译

如今南北两地都有翰林院,宛如东壁星望着文昌星,象征着文学的繁荣。 你暂时免去了朝中的考试,荣幸地管理着翰林院的事务。 春日里,竹子上的露水消散,白昼静谧;槐树如龙般繁茂,午后的树荫带来凉爽。 回想起在繁华的长安道上,我们曾并肩而行,靠近那宫墙。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陈宗尧侍讲在南京翰林院的宁静生活,以及对过去长安生活的怀念。诗中运用星宿比喻,展现了翰林院的崇高地位和文学氛围。通过“竹汗消青春昼静,槐龙屯绿午阴凉”的细腻描写,传达出春日的宁静与舒适。结尾的“软红尘土长安道,还忆联镳傍苑墙”则流露出对往昔同僚共事的深情回忆。

丘浚

丘浚

又作邱浚。明琼州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景泰五年进士。幼孤,母李氏教之读书。既长,博极群书,尤熟于国家典故。自翰林院编修,进侍讲,迁国子祭酒,累官至礼部尚书。弘治四年,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为尚书入内阁者之始。八年,卒于官。赠太傅,谥文庄。尝采群书补宋真德秀《大学衍义》为《大学衍义补》,所载均可见之行事。与修《英宗实录》,实书于谦之功。又作传奇《五伦全备忠孝记》、《投笔记》、《举鼎记》、《罗囊记》四种(《罗囊记》今佚)。亦工诗,有《琼台集》。 ► 275篇诗文